(來源:即墨公安) 信網4月26日訊(通訊員 孫仁強 記者 陸彥蓉)4月13日,青島某建筑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將一面繡有“為民解憂、破案神速”的錦旗送到即墨公安分局南泉派出所,對即墨公安分局反詐中心和南泉派出所破獲冒充公司領導實施電信網絡詐騙案,并成功挽回企業(yè)損失表示感謝。 2月21日11時許,南泉派出所接該公司會計劉女士報警,稱在微信上有人冒充公司領導添加好友,然后被拉進一個“內部群”,在群內該人冒充領導“安排”其給一賬戶轉賬47萬元,隨后發(fā)現被騙。 電信網絡詐騙案件案發(fā)時間短,且犯罪分子得手后,會迅速對贓款進行轉移,因此,如果不能在最短時間內有效制止,受害人的損失很可能就無法挽回。對此,南泉派出所核實情況后,迅速向分局反詐中心上報,反詐中心立即對涉案銀行賬號、資金流向等進行調查,并第一時間開展緊急止付。經過30多分鐘緊急行動,被騙資金被成功止付,隨后反詐中心民警跟進操作,在3小時內將被騙47萬元資金全部凍結,為該公司避免了經濟損失。 據劉女士介紹,當天上午,一微信用戶號稱公司老總添加其微信好友,因為看到頭像和名字都符合,劉女士沒多想就通過認證。隨后,老總將她拉在“內部微信聊天群”,群內還有公司經理,剛開始老總和經理在群里聊了一些公司的事,然后老總詢問劉女士公司賬戶余額,并且讓劉女士抓緊給其提供的賬戶打款47萬元。因為見到兩人聊天內容和公司情況也相符,劉女士沒有懷疑對方身份,直接轉賬47萬,隨后老總又安排一筆轉賬,此時劉女士警覺起來,撥打經理電話進行核實,才發(fā)現被騙。 騙子通過不法渠道,盜取群眾手機通訊錄上所有聯系人的聯系方式,隨后精準發(fā)送信息。一番偽裝后,騙子便通過微信大面積“撒網”添加相關工作人員為好友。接下來,便是騙子展示真正技術的時候了。騙子用關心下屬工作的口吻,讓受害人“如沐春風”,感到受寵若驚,以為自己的工作得到領導的肯定,極大降低戒備之心。騙子主動提出幫助受害人解決困難,對話中暗藏“貓膩”,釋放出朦朧信號,讓受害人對個人及事業(yè)的未來發(fā)展浮想聯翩...... 正當受害人感覺與“領導”的關系已更進一步時,騙子順勢而為,提出各種各樣的轉賬匯款借口,比如,親戚借錢、上級領導要求轉賬、朋友急用等等。 騙子抓住受害人敬畏、不敢質疑的心理,頻繁使用“盡快”“馬上”“立即”這些催促性的詞語,既營造了緊張氣氛,又利用時間差降低受害人核實轉賬需求真假的可能性。 警方提醒:凡是遇到“領導”主動添加微信或QQ好友,突然要求轉賬、匯款的,100%是詐騙!凡是發(fā)現情況可疑,要做到“不透露、不輕信、不轉賬”,立即撥打110、96110進行咨詢!不幸被騙的,請務必保留聊天記錄、轉賬信息,立即撥打110報警處理! 平時要多學習了解銀行卡常識,保護自身資金安全,絕不向陌生人匯款、轉賬,尤其是涉及到網銀業(yè)務的,要格外謹慎。即使是給熟人或者常有資金往來的人員,在匯款轉賬時,一定要與收款人核實清楚再轉賬。 文章來源:信網。如上內容為青島信息港(xiewudingchuang.com)官方網站綜合整理發(fā)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青島信息港官方網站是山東青島區(qū)域化綜合性新媒體平臺,目前青島信息港已全網覆蓋,主要有今日頭條、微博、微信、嗶站、知乎、搜狐新聞、網易新聞、騰訊新聞、新浪新聞等商業(yè)平臺,以及中央和省市地方官方媒體平臺入駐號,實現了全網覆蓋。青島信息港是山東半島地方信息門戶,擁有廣播電視經營許可證,按規(guī)定進行工信部和公安局的備案,內容源于網絡,版權歸原網站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如需轉載時請保留原版權的完整信息,否則追究侵權責任。 |